1.给身体一个“重启键”
调整生活作息,规律健康饮食。规律的生活作息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饮食上也别马虎,春天可以多吃点新鲜的蔬菜水果,像菠菜、香蕉就很不错,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稳定情绪有帮助。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不然肠胃不舒服,也会影响心情哦。
加强体育锻炼,释放快乐因子。运动是天然的情绪调节剂。课余时间走出宿舍,可以去操场跑跑步、打打球,或者参加一些健身课程。运动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内啡肽,让我们产生愉悦感,压力和烦恼也能跟着消散。哪怕每天只运动30分钟,坚持下来,你也会发现自己状态好很多。
2.给情绪一个“缓冲带”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能帮我们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喜欢阅读的同学,可以去图书馆借几本感兴趣的书;热爱绘画、音乐的同学,不妨拿起画笔、弹弹乐器。要是你喜欢手工,做个小陶艺、拼个乐高,沉浸在创作的乐趣里,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
学会情绪调节,保持积极心态。情绪不好的时候,要学会自我调节。可以试试深呼吸,慢慢地吸气、呼气,多做几次,能让自己平静下来。也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出来,把心里的郁闷都释放掉。当然还可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今天状态很棒”“我一定能做好”,时间久了,真的会更自信、更乐观。
3.给心灵一个“栖息地”
加强人际交往,建立良好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灵的避风港。主动和同学、老师交流,遇到问题别自己扛着,和朋友倾诉倾诉,说不定他们能给你很好的建议。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小组讨论,认识新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也能让你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不再孤单。如果感觉自己的情绪问题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学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大家可以随时预约咨询,我们陪你一起面对、一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