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入校园,一切都那么新鲜。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带着各自的故事汇聚于此,金宗学怀揣着对健康与运动领域的热忱,走进东北电力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体061班的课堂。身兼学习委员的他,不仅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底扛起班级学习组织的责任,更始终带着对专业的深度思考,既带领全班攻克学业难关,也主动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探索体育专业知识应用边界。从此,便正式踏上了一段与体育、健康紧密相连的青春征程。
课堂上,他对运动解剖、运动生理学痴迷不已。别人捧着课本死记硬背,他却抱着人体模型对照图谱,把每一块肌肉的功能、每一条神经的传导路径都研究得细致入微。他牵头组建的“运动科学学习小组”,常常把晦涩的专业知识拆解成“运动损伤案例分析”“动作发力原理模拟”等趣味课题,带着全班同学在讨论中叩开人体运动机制的大门。
健身房中,他是健身健美的痴迷爱好者,却总在训练后反复在脑海里回想动作——几次偶然的受伤,让他疑惑“这个拉伸幅度会不会增加肩袖压力?”“抬腿过快是不是容易引发小腿肌肉拉伤?”这种对“运动损伤隐患”的敏感,让他总在训练间隙主动观察队友动作、提醒潜在风险,还会结合自身经验拆解损伤诱因,这让他在健身项目的实践中,成了队友眼中的“运动安全顾问”。他还为此主动自费购置运动生物力学书籍,一点点啃下专业理论,试着用科学方法分析并优化训练动作;那时他总念叨的“怎么让运动更科学?怎么让受伤的身体更快好起来?”,这已然在心里悄悄埋下了跨界康复的种子。
为了把这份思考落地,他主动对接学校与校医院的交流活动,课余时间跑去旁听校医院老师的课;牵头组织“校园运动损伤预防宣讲会”,用通俗的语言给学弟学妹讲解热身的科学逻辑;还在院系支持下成立“运动健康互助小组”,给有运动损伤的同学设计简易康复方案……这些本科阶段的探索,为他后来的职业选择铺就了第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