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 组织机构 | 学生思想教育 | 学生事务管理 | 学生资助中心 | 生活区学办 | 心理咨询中心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站点首页>>蒲公英专栏>>正文
蒲公英专栏 | 孙艺文:致浪浪山的“小妖怪”—写给每颗正在发芽的种子
2025-10-29 17:30  

图片

卷首语

为深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我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让“真善美”如蒲公英种子般在学生心里落地生根、向阳生长,“东北电力大学学工在线”开设“蒲公英”辅导员网络思政专栏,旨在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发出辅导员“好声音”,把“大道理”变成“小故事”,用“小故事”凝聚“大能量”,引领青年学子健康成长。


暑假期间《浪浪山的小妖怪》悄然上映,引起许多人共鸣。主角小猪妖、黄鼠狼精、猩猩怪、蛤蟆精是四只平平无奇的小妖,它们笨拙却真实的模样,恰是千万普通人的缩影——在考研、考公、求职的十字路口徘徊,在现实与理想间纠结。我们仿佛从中照见了自己的身影。今天,让我们一起聊聊成长里那些藏在平凡里的闪光。

图片

01

看见自己的"独特纹路"

每个种子都有开花的可能,校园里常能看见这样的学生:"我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就像《浪浪山》里那些不起眼的小妖怪,总觉得自己平凡如尘埃,困在"不够优秀"的自我认知里。但你知道吗?每颗种子都有独特的纹路,每片叶子都有专属的脉络,你所谓的"平凡",或许只是还没遇见让自己发光的契机。

也许你总是一个人穿梭于教室与图书馆之间,背着厚厚的专业书,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单调得只剩下习题和成绩;也许你看着身边同学在各类竞赛、社团活动中闪闪发光,反观自己却好像一无所长。但请你相信,有些光芒需要时间沉淀,有些花开需要耐心等待。我见过这样的学生:起初默默无闻,却因一次课程设计,巧妙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让原本枯燥的大作业变得充满创意;也见过有人坚持每天记录校园建筑光影,半年后办起属于自己的小型摄影展,用镜头讲述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故事。这些看似“偶然”的绽放,其实都埋藏在日常的坚持与热爱中。

大学之大,不仅在于知识广博,更在于它提供无数可能。你可以在实验室反复调试一个参数,也可以在志愿活动中付出耐心与关怀;你可以一个人静心读书,也可以组队碰撞思想火花。不要用“优秀”的单一标准框定自己,而是勇敢尝试,坦然体验。终有一天,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或许不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但在那个你真正热爱、愿意为之付出的领域,你自会闪闪发光。

图片

02

笨拙,是成长的初始速度

在影片中,四只小妖做出闯荡世界的决定后,并没有陷入“我们行不行”“万一失败了怎么办”的精神内耗,而是毫不犹豫地拉起一面“赶在唐僧师徒前取经的小队”的旗子,说干就干。哪怕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哪怕他们第一次假扮唐僧师徒时演技生涩、笑料不断——可那又怎样?他们已经出发了。

这像极了现实中我们做竞赛项目、写论文时的样子:谁也不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做得漂亮。做竞赛,最难的不是解题,是敢于组队、申报、提交那个最初漏洞尚多的方案;写论文,最痛苦的也不是修改,是面对空白文档,硬着头皮敲出第一行、第一段、第一个粗糙的框架。我们心里清楚,初始的版本可能逻辑跳跃、论证单薄,甚至自己回头看都觉得稚嫩。但我们更明白:完美从来不是等来的,也不是靠空想规划出来的。它是在“先完成”的反复磕绊中,一步一步迭代、修正、打磨出来的。

所以,别因为担心做不好,就迟迟不敢开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出发,比观望更接近答案。你所要做的,是先拉起你的旗子,迈出第一步。走着走着,路自然就清晰了。

图片

03

我的节奏,我的勋章

四只小妖最初拉起“扮演唐僧师徒取经小队”的旗子时,怀揣的或许只是一个略显天真的大梦。他们没能变成真正的“唐僧师徒”,甚至在旅途中笑料百出,计划漏洞不断——表面看,是失败了。可偏偏在这条走歪的路上,他们意外消灭了危害一方的老鼠精,救出了被掳走的孩童,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了一方百姓。

这多么像我们身边每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人毕业未进名企,却在参与乡村建设时,带领孩子们用当地材料搭起一座微缩拱桥,让他们第一次读懂了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榫卯老房子的结构力学之美;有人没走上考公考研的主流赛道,却在老旧工业区的改造项目中,运用结构加固和节能技术,让一栋濒危的百年厂房蜕变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文创社区中心。他们或许没有拿下标准意义上的“成功剧本”,却也在自己的舞台上,点亮了一束温暖的光。

所谓成功,从来不是只有一项答案的单选题。社会总是鼓吹“快”,但我们越来越明白:有人是短跑健将,有人则擅长长跑,还有人根本不向往跑道,更愿意在山林小径中漫步赏景。比起盲目追求速度,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走在自己认可的方向上。

那些敢于遵循内心节奏去走的路,哪怕脚步慢了一些、歪了一些,深深浅浅、磕磕绊绊,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印记。它们不是错误的痕迹,而是成长的勋章。只要你没有停止向前,每一步,都算数。

图片

04

把"浪浪山"走成"花果山"

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期待。跨过浪浪山,前方就是你亲手开创的花果山。而这条路,需要我们并肩前行:老师愿成为你迷茫时的灯塔、困惑时的拐杖、成功时的掌声与喜悦时的喝彩。而你要做的,是带着勇气去探索,带着热爱去耕耘,带着责任去成长。珍惜校园里的每一份遇见:教室里认真授课的老师,图书馆里默默陪伴的同学,食堂里递过热饭的阿姨,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托举你的成长。用好校园里的每一份资源: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图书馆的浩瀚书籍,社团的多元平台,都是你成长的养分。把握青春里的每一段时光:清晨的早读,深夜的自习,社团的活动,实践的经历,都会成为你人生的宝贵财富。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青春的美好,正在于你可以亲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春天。当你带着在校园里收获的知识、勇气和温暖走出浪浪山,会发现世界很大,舞台很广;而当你回望时,校园永远是你可以停靠的港湾,是你心中那片永远盛开的花果山。愿你在青春的"取经路"上,既敢乘风破浪,也能播种花开;既不负时光,也不负自己;终能把眼前的"浪浪山",走成心中那片繁花似锦的"花果山"。


图片


愿你在每一个自我怀疑的时刻,都能想起浪浪山上那四个不完美却勇敢的小妖;愿你在每一次尝试中,都能接纳自己的生涩,相信时间的力量。成长的答案,不在他人的目光里,而在你亲自走过的路上。别焦虑时光,别慌张方向,你的坚持,终将让你成为自己故事里的英雄。愿你始终葆有出发的勇气,也拥有停靠的温暖;愿你既能向外探索广阔世界,也能向内守护真实自我。学校永远是你坚实的后盾——从浪浪山到花果山,从渺小种子到参天大树,我们,一路同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建筑工程学院 孙艺文


工作理念

以生为本,依托“五维融合”育人体系,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贴心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关闭窗口


学工部信息
 就医理赔 
 捐资助学 
 文件下载 
 部长信箱 
 大学生入伍 
学工简报
蒲公英专栏 | 孙艺文:致浪浪...
蒲公英专栏 | 王英乾:解锁秋...
蒲公英专栏 | 何建军:致2025...
蒲公英专栏 | 张妍:冰山之下...
蒲公英专栏 | 陈佳:生活不是...
蒲公英专栏 | 刘晏辰:那些冻...
蒲公英专栏 | 敖英男:学习不...
蒲公英专栏 | 马泽跃:春日蓄...
蒲公英专栏 | 李冬伟:嘿同学...
蒲公英专栏 | 刘兴旺 :如何...

东北电力大学  地址:东北电力大学
电话:64807387  邮编:1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