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电赋予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力量。毕业之际,当众多同学选择留在繁华都市时,我毅然报考了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拉萨供电公司,决心将自己的所学奉献给祖国的边疆建设。
面试环节,考官抛出了一个尖锐却又充满关怀的问题:“你一个独生女跑这么远,家里人同意吗?”这个问题瞬间勾起了我对家人的思念,但更多的仍是心中那份坚定的信念。我从容地回答:“我的家里人都非常关心我、爱护我。虽然他们也觉得西藏路途遥远,我孤身一人前往必然要面对诸多艰辛,但他们更相信我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相信我拥有应对艰难险阻的决心和能力,所以他们全力支持我的决定。”是家人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成为我奔赴西藏最坚实的后盾。
顺利录取后,我满怀憧憬与些许忐忑来到拉萨。然而,现实很快打消了我的担忧。公司对员工的关怀细致入微,为了解决员工的住宿难题,专门建设了周转房,员工甚至可以一直住到退休;考虑到高原地区特殊的环境,为缓解员工的高原反应,公司在住宿区和办公区都安装了制氧机,还每年组织员工进行全面体检;深知在藏职工离家较远,与家人团聚不易,公司特意为每名员工提供了四五十天的年休假制度……这些暖心的举措,让我在陌生的高原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入职后,我的工作经历丰富却又充满着挑战。起初,我在国网拉萨供电公司业主项目部担任项目管理,全身心投入到拉萨市电网的建设与运维工作中,有幸参与了拉萨市首座110kV八廓变电站的建设和投运。当看到变电站成功投入使用,为城市输送电力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后来,我调入产业单位西藏泛在电力能源有限公司,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始参与西藏各地的电网建设与运维。
如今,我担任产业单位物资部主管,主要负责物资采购全过程管理、招投标管理、仓储管理等工作。从产业单位成立之初,我就主动承担起项目投标的重担。在我看来,项目投标工作就如同在千军万马中抢滩登陆,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可能直接决定投标的成败,容不得丝毫马虎。因此,我始终以“零容错”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精准”二字贯穿投标的整个流程。每当接到招标文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身心“泡”在文字里。我会将厚厚的文件仔细拆分成资质要求、人员要求、报价规则、工期节点等多个模块,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逐一标注出重点内容,然后再对照公司现有的资源,逐条进行细致比对。我始终牢记:“招标文件里的每一句话都是‘红线’,响应时既不能缺项漏项,也不能过度承诺。”记得有一次,某输变电项目的招标文件中暗含补充条款,要求各投标人须在投标文件中承诺拟分包单位资质条件、业绩及关键人员资格条件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在反复核对文件的过程中,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关键信息,立刻协调相关部门加急准备所需材料。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最终成功中标,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为了满满的成就感。
多年来,经我之手成功落地的项目遍布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累计为公司创造了超过12亿元的产值。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是一个个具体项目的积累:从海拔4000米以上、环境恶劣的新能源输变电工程建设,到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电网改造工程,每一个项目都凝聚着我的心血。每一笔产值的背后,都离不开我对招标文件的逐字研判,对技术方案的反复推敲,对报价策略的精准测算。这串亮眼的数字,不仅是我个人工作成果的体现,更是我用专业知识与坚定信念为公司铺就的发展基石。而这些产值,最终转化为高原上不断延伸的电网线路,转化为牧民家中稳定明亮的灯光,也转化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深耕的底气,让公司品牌在雪域大地上愈发响亮。